Section Navbar V1

胜义

Section Contents
Block Style 16

胜义

/.Block Style 16 Block Style 18
梵语parama^rtha,巴利语 paramattha。又作第一义、真实。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实道理。即无相之所行,不可言说,绝诸表示,息诸诤论,超越一切寻思之境相。据显扬圣教论卷十九、辩中边论卷中等所说,如圣道、涅槃、真如等,均为超越世间习俗之真理,故称胜义谛(梵parama^rtha -satya ,巴paramattha-sacca );反之,世间通俗之道理,则称世俗谛。此外,取其真实有之义,相对于世俗之施设安立,而取胜义之名者,如胜义善与世俗善、胜义根与扶尘根、胜义法与法相法。其中,无为之善法属于胜义善,有为之善法则属世俗善,或称有漏善:凡依有漏心而行皆属世俗,故有漏心即是世俗心,以世俗为对象之有漏智,是世俗智;以世俗智断除烦恼,即是世俗道。此外,佛教一般阐论法门之义理,称为法相法;真实不虚,不变不易之择灭涅槃,称为胜义法。

 据成唯识论卷八载,胜义、世俗各分为三种,故立三胜义、三世俗。分别如下:(一) 义胜义,指成为殊胜智慧之对象,即真如。(二)得胜义,指证得之涅槃。(三)行胜义,又作正行胜义,指趣向胜境行之无漏智。以上相当于四胜义谛中之第四、第三、第二。又配属于遍计所执性、依他起性、圆成实性等唯识三性,而立三世俗如下:(一)假世俗,指无有自性之实体而唯有假名者,配属遍计所执性。(二)行世俗,指一切迁流无常之有为法,配属依他起性。(三)显了世俗,指真如之圆成实性,真如乃断除烦恼之依他起性,亦不含遍计所执性者。以上相当于四世俗谛中之第一、第二与第三、第四。于同书卷九,又将三世俗尽摄入依他起性,而谓胜义为圆成实性。

 此外,显扬圣教论卷十六列举七种真如,谓为胜义谛。同书卷六中,另立三世俗,即:(一)世间俗,指无有实体,唯依假名而立之物,例如田、家等。(二)道理俗,指依于蕴、处、界等之体而立者。(三)证得俗,指依于四沙门果等趣往菩提之道而立者。以上相当于四世俗谛中之前三者。[解深密经卷一胜义谛相品、大智度论卷三十一、俱舍论卷一、卷十三、卷二十二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](参阅‘二谛’244、‘第一义谛’4760)
/.Block Style 18 Block Style 19 /.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20 广告1

胜义相关文章

Item

无尽

无尽

Item

无愿三昧

无愿三昧

Item

无愿解脱门

无愿解脱门

/.Item
Block Style 20
Block Style 3, 4, 5
广告正方形

佛教字典推荐文章

Zola
Item

全文大悲咒全文

  南无·喝啰怛那·哆啰夜耶。   南无·阿唎耶。
Item

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原文

  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
Item

净水咒原文

唵嚩悉波罗摩尼莎诃
Item
/.Block Style 3, 4, 5
/.Section Contents /.Section Contents Section Footer /.Section Footer Javascript Files